一、剪力墙上开洞的处理
剪力墙上开洞一般出现在结构施工图中,由于某些需要(如安装设备)在某些墙(如挡烟垂壁附近的墙)上开洞。开洞后,剪力墙的受力状态发生了变化,因此必须进行验算,根据具体情况,分别采用以下两种不同的处理方法:
(一)洞小,且在多个方向开洞
在这种情况下,洞的数量多而分散,由于墙肢长度较小,墙肢截面尺寸变化不大,加上墙的数量较多,剪力墙仍具有一定的承受竖向荷载和水平荷载的能力。而且开洞小而少的情况下可以采用用混凝土进行修补堵洞。补洞时可用高标号干硬性砂浆找平。在砂浆强度达到C20以上时再进行粉刷修补,修补时也应处理好新旧砂浆的接搓质量。施工时应将洞内四周凿毛洗净并用高压风机将洞口四周吹扫干净。如果旧混凝土墙面上有裂缝,应首先进行压力灌浆。修补完毕后养护,等待砂浆达到一定强度后即可恢复施工。
(二)洞大且在两个方向开洞
对于大洞口两侧的墙肢而言,虽然其截面尺寸稍有变化,但由于两个方向的墙体参与工作,两个方向的墙肢此时类似于悬臂梁与短肢墙共同工作。这种情况就难以简单用前述的方法进行处理。需要通过分析和计算确定是否需要加固。其情况处理视具体部位进行“包扎”加强钢筋或加设钢筋混凝土“柱”进行加强,然后进行抗震或构造措施设计以保证安全。 除了按照正常的施工方法对洞口进行模板支护施工外,在钢筋绑扎完成后要进行隐蔽检查并报监理验收。
二、剪力墙上开洞的设计
设计剪力墙时要注意其性能和布局要满足抗震要求,合理设置剪力墙和楼电梯间区域要加大墙的厚度和配筋率来满足墙的承载能力及延性要求。必要时可设置边缘构件以增加墙的约束作用。在剪力墙上开洞时,要尽量开大一些,以增加墙体的延性、避免洞口过小而使墙肢截面突变而产生应力集中现象使墙体易被击破。同时应尽可能使墙体符合楼面梁、楼板、墙体的共同工作来传递剪力。对于大洞口两侧的墙肢而言,应尽可能使两个方向的墙肢刚度相等、延性相近以提高墙体的抗震能力。对于长墙可以开设洞口将长墙分成多遇地震不致使其形成短柱的短肢剪力墙。对于较长的墙体,当上下层刚度变化较大时,应改用错洞布置的形式以提高整体性并采取其他构造措施以提高抗震性能。另外需要采用一些抗震构造措施来增强其抗震能力以避免在地震过程中墙体发生倒塌。比如增设构造柱和圈梁、适当增加墙体厚度、适当增加配筋率等。剪力墙虽然可以进行灵活的设计但是仍需考虑其实用性和经济性根据不同建筑类型选择合理的结构布置并合理选择开洞形式。 综合来看以上分析都较为实用也相对比较准确简洁有效地避免了常规问题的处理以及容易出现偏差的情况但也没有完全考虑可能出现的一些复杂情况需要根据具体的情况对墙体洞口的位置及数量等结构要素做综合全面的考虑与分析加以精确解决并根据实际效果加以总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