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浇带是根据设计或施工规范的要求,在基础底板、墙体、梁的相应位置留下的临时施工缝,以防止现浇钢筋混凝土结构因收缩不均匀或沉降不均匀而产生的有害裂缝。
后浇带将结构暂时分为几个部分,在构件内部收缩后,浇筑施工缝混凝土,将结构连接到整个区域。
后浇带的浇筑时间应选择温度较低的混凝土,可与水泥或水泥中的微量铝粉混合。其强度等级应高于构件强度,以防止新旧混凝土之间的裂缝和薄弱部位。设置后浇带的部分还应考虑不同的消耗因素,如模板。
后浇带施工注意事项:
1.后浇带的设置应遵循防、防的设计原则。由于普通混凝土存在开裂问题,设置后浇缝的目的是释放大部分约束应力,然后用膨胀混凝土填缝以抵抗残余应力。
2.结构设计中因沉降原因设计的后浇带,施工时应严格按照设计图纸保留;因施工原因需要设置后浇带时,应根据工程具体情况确定,保留位置应经设计单位批准。
3.后浇带间距应合理,矩形结构后浇带间距一般可设置为30~,后浇带宽度应考虑施工操作方便,并根据结构要求确定,一般宽度为~。
筏板基础后浇带有哪些好的处理措施?
两侧接口段中间设置水膨胀止水带,后浇带设置钢筋,混凝土强度高于原结构混凝土,结构施工后二次浇筑,严格按照设计要求和施工图集施工。浇筑前,清理后浇带内的杂物,清除后浇带底板钢筋上的水泥浆,确保钢筋的握力。后浇带两侧的混凝土断面应剔凿出麻点,凿出的垃圾应及时清理,底板钢筋应按设计加固整理。装钉止水带时,应紧紧贴在后浇带侧的混凝土表面,并使用5cm水泥钉,钉牢后,止水带应刚好在底板厚度的一半,所有长方向应连续设置,无遗漏或断开点。止水带应避免接头。如果确实需要接头,应重叠,以确保止水带的止水效果。混凝土浇筑前,用水冲洗混凝土接触面,保持湿润,然后用水泵清除后浇筑带内的残余水,用素水泥浆在混凝土接触面刷均匀,即后浇筑带混凝土浇筑,后浇筑带按设计要求收缩混凝土浇筑,混凝土坍落度控制在14~16之间。第一次振捣平时应略高于相邻原结构面mm左右,混凝土间隔约1小时进行第二次复振,以提高混凝土的密实度,防止混凝土收缩产生裂缝。第二次复振后,新浇筑混凝土与相邻结构基本平整,最后在混凝土初始冷凝前与结构接缝平整。浇带混凝土24小时后应加强养护,养护时间不少于14天。